大屠杀
1944年秋,日军为进攻桂林,出动了飞机、大炮、坦克,以优势兵力沿湘桂路发动攻势,于9月7日攻陷零陵、东安,14日占领了全县。到10月底,日军已从东、南、西南和北面包围了桂林,经过10天激战,桂林守军寡不敌众,于11月10日失守。自1944年11月10日至1945年7月28日光复,这期间,桂林沦陷共259天,日军烧杀、奸淫、掳掠,惨绝人寰,铁蹄践踏下,桂林在受难,平民百姓遭受大屠杀。
七星岩内八百忠魂
1944年11月上旬,在日军的围攻下,负责防守漓江以东一线的391团经过几天的激战,伤员越来越多,全部集中在七星岩内,加上野战第二医院伤病员、卫生队、后勤人员在内共约800余人,多为非战斗伤员。11月9日,日军除用火力封锁外,并向岩内施放毒气,除团长覃泽文带领警卫员10余人于10日凌晨由后岩冲出逃生外,其余全部致死。1945年桂林光复后,经市政府工程队派员清理,共检出尸骨823具,合葬于普陀山霸王坪,碑铭“八百壮士之墓”。(毛庭栋)(《难忘的一九四四年》第66—85页,漓江出版社,1991年)
黄泥岩成了白骨洞
1944年10月28日,侵桂日军先行占领了市东郊的柘木一带。当晚,柘木对岸的王家村及其附近农民400余人,为了不遭日军的杀害,纷纷躲入村东的岳山黄泥岩内。29日晚,日军闯入王家村,进行了烧杀掳掠。见抓不到村民,便放火烧村,佯装撤走。这时,躲在岩内的一些青年要急于救火,冒险下山。日军发现了这个洞有人躲藏后,立即封锁洞口,包围上去。两个日军追逐到洞口,强奸了跑回洞里的两名女青年,可是出洞时,一名日军失足跌死。山下的日军闻讯后,为了报复,蜂涌而上,将洞口农民存放的谷米和笼箱,架火焚烧,把浓烟漫向岩内。隔天,日军见还有人从岩内逃出来,即到村中抢来大批干辣椒,并用衣服包裹毒气瓶加火熏烧。结果使岩内避难村民全部惨遭熏死。此次熏岩,仅以王家村的统计,避入岩内的有142人,惨死达137人,多是妇幼老人。造成绝门闭户的有7户,家破人亡者,占全村大多数。当时全村30来户,没有一家不受害,景况极惨。由于黄泥岩内白骨累累,1962年,当地老百姓为纪念死难亲人,同时让下一代不要忘记这一段惨痛的历史,特将黄泥岩改名为“白骨洞”。(赵平)(《难忘的一九四四年》第66—85页,漓江出版社,1994年。)
大吉岩的血泪仇
距市区30公里的雁山镇五塘村(包括垌上、木桥,木树头三个自然村),村西一公里处有座大吉山。山有一岩,原名大吉岩。该村为纪念被日军用烟火熏死的208名死难者,改名为血泪岩。岩口石壁上有后人参观时留下的墨迹:“参观血泪岩,血泪涌心间,昔日血泪仇,千万不可忘。”距岩下50米处,有冢林母刘氏墓,墓碑上刻着“……不幸被日寇熏岩惨亡,殁于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初一(即1944年11月16日)……”据从岩内死里逃生的垌上村农民林振发陈述:1944年10月30日,国民党军队从雁山撤退,当天我村组织了老幼妇孺300多人躲入大吉岩,因岩洞狭小,规定16岁以上,60岁以下男子不入洞,分散隐蔽在石山上。为了保持岩内空气新鲜,没有情况就在岩外山背烟棚煮吃。11月16日上午9时,日军驻雁山镇松井部队来掳掠,见村内无人,走出村外,发现山背有炊烟,即来搜山,绕过山背找到洞口。当时洞口筑有石墙(是以前躲兵灾的遗物),装有木门,日军先在石墙外叫喊,村民紧闭木门,退缩到岩洞里去,不应不理。日军恼怒,遂将农民存放在洞口的箱笼、衣物,晒烟叶等物堆拢,淋上煤油,点火燃烧。山上青年汉子眼看岩口熊熊大火,后洞口冒黑烟,但不敢下山,直到近黄昏日军走后,才赶来扑火抢救。当时我只有14岁,匍伏在洞口角落的石块后面,没被日军发现,烟火也熏不着,亲眼看见日军放火的情景,日军走后帮着大人灭火,这时有些人从洞里爬出来,也有昏迷了被人抬出来,经过抢救,轻的苏醒过来,重的死了。我母亲抬出来就死了。这次惨案共熏死垌上村168人,其他邻村及外地逃难来的40人,总共208人。大吉岩对面小青山也有个岩洞,莫家村有几十人躲在岩内,同一天也被日军熏死不少人。(毛庭栋)(《难忘的一九四四年》第66—85页,漓江出版社,1994年。)
村毁人绝的马埠江村
位于西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处有个10余户的马埠江村。桂林光复后,这里是一片断垣残壁,蒿草没膝,看不到袅袅炊烟,是一个濒于从地图上消失的荒村。
1944年11月7日,日军第一次来到马埠江东北面约一华里的山上搜山,发现该山通往燕岩洞口的路草被踏平,判断岩内躲藏有人,在岩洞外叫喊了一阵,躲在岩洞内的马埠江村民不敢出声,约半小时后,日军就走了。9日中午,日军数人又来到燕岩,并进入第一层外洞,这时躲在内洞的阳宅嫂和另一名青年妇女,带领一个12岁的男孩,三个5岁的女孩,从里层洞爬出来,12岁的男孩走在最前面,一出洞就看见几个日本鬼子,他立即大叫:“日本鬼进洞来了!”当即被日军抓住。阳宅嫂听见呼叫,马上和另一名妇女及小女孩缩回内洞。因为进入内洞是一条狭长的孔道,高仅一米,人要爬行,洞里没有光线,日军不敢贸然进洞,只把被抓的小男孩带走了。11日中午(农历九月廿六日),日军第三次来到燕岩,也不叫喊,把农民放置在外层洞的物资(有衣物、家具、谷米、柴草,还有8头猪、10余头牛),将其能够燃烧的堆积起来,并撒上干辣椒,纵火燃烧。时值冬初,北风呼呼,火焰冲天,烟火直向内层洞口灌入,直至农历十月初三才熄灭,烧了整整七天七夜这次惨案,共熏死村民111人,其中马埠江94人,该村10余户人家,全家被熏死的有9户,阳水保一家19人,无一幸存。另有17人为邻近的董家里4户11人,大宅里1户5人,西镇头村1人。
11月11日阳宅嫂带着两个不满5岁的女儿,刚好出了岩洞,日军来时,她们躲在山上的乱石堆后面,才幸免于难。阳正寰和阳六三的妻子当天因事没有进洞,也幸存了下来。事隔月余,阳正寰等人进洞察看,洞内死尸遍地,东一堆,西一堆,惨不忍睹。
笔者是当地人氏,受害者中有笔者的亲人,笔者四叔祖父的大女儿毛润妹嫁至马埠江村,是阳水保的大儿子阳永旺的妻子。四叔祖父的二女儿毛正妹出嫁大宅里,她一家五口也随润姑躲进燕岩而遭难。
由于死难者绝大多数成绝门绝户,尸体无人殓埋,日久腐化,变成堆堆白骨,群众为了让后人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遂将燕岩改名为“白骨岩”。(毛庭栋)(《难忘的一九四四年》第66—85页,漓江出版社,1994年。)
日军上述的种种罪行,各县都有。1944年10月29日,日军在灵川县大圩镇金山岩,用毒气杀害避难村民7人。在潭下黎源村大寨岩,用禾草毒气混合烟杀害躲在岩洞的村民15人。在定江走边岩杀害避难村民20多人,在红庙山岩毒死70多人。1944年11月16日,驻在雁山的日军对大发髻山老虎洞内避难村民施放毒气,隐蔽岩内的无辜民众216人全部中毒死亡,有10余家绝户。1944年农历九月十四日,临桂会仙大赤岩被毒死38人,其中3户绝户。1944年农历九月十九日,阳朔白沙遇龙村半山硝岩被毒杀27人,日军在村后半山腰的牛岩毒死26人,其中3家绝了门户。1944年11月的一天,在平乐县二塘镇平山老虎岩中避难的村民29人,被日军燃烧混合毒烟毒死。1944年11月2日,日军在永福罗锦乡林村鳌峰山下岩燃烧混合烟毒气,使洞内79人致死,百寿花岩33人致死。(赵平:《日军在桂林进行毒气战调查纪实》,《桂林文史资料》第49辑第219—221页,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永福诗人梁景明的《花岩凭吊》(梁景明:《花岩凭吊》,载《桂林抗战文化城诗词选》第99页,华夏出版社。)可以作证:
半壁山河陷日兵,花岩惨祸鬼神惊。
岩前难禁酸心泪,洞内如闻救命声。
白骨成堆难耻恨,血仇何处诉冤情。
后人留作千秋鉴,不振中华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