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战文化
作 者:黄泽佩
出 处: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五)
1632三
佳花之香,须凭空气来传送;
好诗之美,得靠评介来播扬。
严杰人众多的诗歌作品,尽管不是每一首的思想和艺术,都达到同样高的成就,其中也有比较鲜嫩和煅烧不到火候的作品,给人以重复之感的个别比喻,在他的诗作中亦偶有所见。但是,总的来说,在他的诗作中洋溢出来的饱满的政治热情,反映出来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品质,闪烁出来的夺目的思想光辉和耀眼的艺术才华,我们是不难感悟和领会到的。他的诗作,时代感强烈,历史感深厚,具有思想深度。他的诗作,讲究构思,注意技巧,具有艺术精度。他的诗作,充满着超迈豪爽的阳刚之气,洋溢着悲壮激昂的革命热忱和爱国忧民之志、报国拯民之情,充分地体现着对时代对民族强烈的使命感,对历史责任可贵的奉献精神。对远大革命目标的执著向往,对真理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热切追求,是严杰人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在国难当头,从严杰人内心深处进发出来的,是促人奋起抗争、努力奉献的感情充沛、昂扬高亢、深刻有力的壮美歌唱。他的歌唱,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又有对未来的丰富想象;有弥漫的现实主义气息,又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他唱出了人民的强音,也唱出了时代的豪情。
袒露心迹,抒写胸臆,倾吐豪情壮志,是严杰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今之普罗米修士》、《无题》、《这世纪的风》、《祝福——呈给征军》、《别离歌》,便是这一内容的代表作。
《今之普罗米修士》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1942年4月10日出版的第6卷第4期上,是一篇托人寄怀之作。收在诗人的第一个诗集时,以此诗题作为书名,足见诗人对此诗的重视和钟爱,以及此诗在思想艺术上的分量。严杰人在他的第二个诗集《伊甸园外》的《题记》中,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作了说明:“我曾写过一篇歌颂今日那些为众人而牺牲的战士底诗,他们为苦难的人类创造幸福,正如希腊神话里面那个普罗米修士偷取光明给黑暗中的人类一样,而他们因为从事革命运动而受到监禁,受到牺牲,也正如普罗米修士因偷火而受到宙斯的惩罚一样。他们像是普罗米修士一样仁慈而勇敢,一样伟大而崇高的,因此我们将他们称为‘今之普罗米修士’。”显然,这首诗是诗人通过歌颂革命战士为人类创造幸福而牺牲的献身精神,抒发自己对光明对革命斗争的向往深情的。诗篇有一股慷慨激昂的感人力量。
与《今之普罗米修士》一诗的托人寄怀不同,《无题》一诗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此诗最初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1941年6月10日出版的第6卷第3期上。请看其正文:
额非尔土峰日啊
你不要骄傲地
自夸你高于一切
我有比你更高的理想呢
海啊
你不要以为你最深
我的仇恨
比你深又深
山野啊
你不要欺侮我无路可走
我要踏破你的崎岖
用脚印去铺出一条坦道
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一个很难写得好的题材,青年诗人严杰人,却把它写好了。一首只有3节1 2行的短小抒情诗,既有深厚博大的思想内容,又有素雅精巧的艺术表现,写的又是论辩性质的主题,却写得很有气魄,这是高手才能办到的事。
“额非尔土峰”即珠穆朗玛峰,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上的太阳,当然是够大够高的了,但诗人的理想比珠穆朗玛峰上的太阳更高更大。太阳给人间光和热,只在白天;而诗人却要白天黑夜都给人间光和热。诗人给具象的太阳赋之以生命,把它拟人化,然后拿自己的理想和太阳比个高低,以实衬虚,虚实对比,高低对比,把抽象的理想写得具体实在,可观可感。后两节,以同样的表现技法,形象地也诗意盎然地写出了自己的仇恨之深,以及自己的抱负之壮。
可以看出,青年诗人严杰人所追求的理想,不是那种渺小卑微专以利己为目的的理想,而是与祖国前途和人类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崇高理想。他的仇恨之所以比大海“深又深”,是因为他已把个人自身的仇恨,熔铸在阶级仇和民族恨里。他所表达的抱负,不同凡响,有哪怕困难再大也要彻底克服的坚强决心,有创造坦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及坚定信念。
《这世纪的风》一诗,诗人以含蓄而明快的笔墨,深情地表白了他所向往和追求的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真理作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诗中形象地抒写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来的欣喜心情。诗篇首先说自己以“一个气象台观测员”的锐眼,“清楚地看见了这世纪的风/和它所朝的方向”。接着点明这风是“在一九一七年的时候/从俄罗斯大草原吹刮了起来”。这就明确地告诉读者,“这世纪的风”便是伟大列宁所领导的十月革命所指引的方向。诗人为这“新鲜、活泼/而充满力量”的“世纪的风”的吹来而欣喜不已。
诗的结尾,写得更为独出心裁和高超绝妙:
我舒快地吸着这世纪的风
它使贫血的我变成健康
而我呼出的微弱的气息
也加给它一份力量如此高远的思想艺术境界,可谓层楼更上、超凡人胜。读了令人叹服,令人叫绝。
在“这世纪的风”的面前,诗人不仅描绘了自己摄取马克思列宁主义营养所产生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使”思想上“贫血的我变成健康”,而且也表明了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应采取的正确的态度。这就是“吸着这世纪的风”时,必须“呼出”自己的“气息”,“也加给它一份力量”。
这种正确的态度,在当年,即使是党的高级干部,也并非全都具备。正如毛泽东在1938年10月间所指出的一样:“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呼吁:“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共性寓于个性。文学作品通过创造典型的个性反映普遍的共性。《这世纪的风》这首诗,其思想底蕴是极为深刻的,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诗的形象,说明人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加进自己的思考,使之民族化,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使之产生更大的改造世界的活力。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这样做并取得了伟大成效的。把这一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依然有伟大实践意义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命题,化为耐人寻味的诗歌意象,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严杰人之前没有过;严杰人之后,至今也仍很少见到。
100多年前,杜勃罗留波夫曾要求于诗人:“把最高尚的思维自由地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使科学和诗完全交融在一起”,他抱怨他那个时代没有人能够做到。别林斯基说过:“构思的朴素是真实的诗和真正成熟的天才之最可靠的一个表征。”《这世纪的风》正是这样的好诗,它把科学和诗交融了起来,它的构思新颖而又朴素,它的语言也清新而又朴素。这标志着青年诗人严杰人,由于思想上趋向成熟,已经开始握着一支“神来之笔”,从而达到“笔下生花”的天才创作境界。
《祝福》是严杰人“呈给征军”的一首赠友抒情诗。征军即青年诗人施征军(1913-1946),海南省琼山县人。十几岁即参加农民武装革命斗争。革命受挫后,到上海加入“左联”。不久到日本留学,参加留日同学的进步文艺活动。抗战爆发后回到祖国投身于抗战文艺工作。在桂林与严杰人过从甚密。有《红萝卜》、《中国的射击》等诗集。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具有强烈的进步政治倾向。抗战胜利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胡风赞誉他是“诗人和战士,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严杰人,即使他在临近逝世前参加人民武装东江纵队那个把月经历,不列入讨论范围,但他前此便以自己的工作和诗歌创作,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斗争,为实现人民的崇高理想而斗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争取民族和祖国的自由解放而斗争,为争取建立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胡风赞誉征军的话,移用在严杰人身上,是完全合适的。严杰人因同征军结为挚友而引以为荣,表明他们在革命思想上同气相求,在诗歌创作中同声相应,是志同道合的一对战友和诗人。
严杰人题赠征军的诗篇《祝福》,写得情真意切、情深意厚、慷慨激昂,阳刚之气弥漫于字里行间。诗中表现出来的宝贵的革命品质和高尚情操,那种为人民谋取自由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英雄气概,有一股促人上进、使人奋发的强大思想艺术力量。诗篇从两位诗友的相见相识落笔,继而抒写他们在革命征途上的共同理想、共同遭遇、共同的决心和信念:
于是,我们遂用同一的歌调
用着同一的节拍
在这世界上
合唱出我们的歌
把众人的希望
从今天寄给明天
把光明的消息
从明天寄给今天
…………
为了这,我们到处碰到的
遂尽是嫉视的眼睛
恶毒的舌头
为了这,幸福和温暖不在我们身边
不幸和饥寒成了我们的知己
为了这,爱情和快乐与我们疏远了
痛苦和忧愁做了我们的至交
更且为了这
死亡时常在窥伺我们
灾祸做了我们的牧者
但是,亲爱的友人
我们会为这些而颤怵吗
这是永远不会的
我们既已对虚荣
投出了轻蔑的一瞥
既已大声地嗤笑过
世俗的昧梦
我们既已决心
用喉咙去吞咽一切的不幸
用胸膛去呼吸一切的灾难
我们既已决心
用肩膊去担负世间的痛苦
用肉体去代替人民承受
一切残酷的刑罚
对于死又有什么惧怕的呢
即使有一天面对面地站在死的面前
我们也还要昂着不垂的头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只有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十分坚定坚强的革命者,才能写出《祝福》中这些气势磅礴、直贯长虹、压倒一切的诗句。读着这些凌厉非凡的诗句,禁不住使人想起50年代末著名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为书中革命烈士陈然拟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我的“自白”》中的名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也禁不住使人想起大诗人艾青(1910-1996),1979年他在《听,有一个声音……》一诗里,用烈士张志新的口气写出的诗句:“你们把我押送到刑场/想让我最后低下头来/我把头仰得更高/骄傲地接近死亡。”比较起来,三者各有特点。但是,在我国新诗创作史上,较早写出这类钢锻铜铸诗句的,是严杰人。他年纪轻轻,就用“自己的声音”歌唱了。
《别离歌》是严杰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诗人在羡慕和鼓励友人“先我而去”延安解放区的描写中,深沉地抒发了他对革命圣地、对解放区、对新的革命工作的热烈而诚挚的向往之情。这是诗人题赠友人的又一篇作品。与《祝福》中实有其人的友人不同,《别离歌》中的友人则是诗人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人物。正文如下:
你要走了,你要到那个遥远的地方去。
那地方本是我梦中的乡土,我常常在梦里走到那个地方。每次从梦里醒来,我便要提起行囊,向那地方走去,可是,我终于没有去成,而现在你却先我而去了。
在长长的旅途面前,等待着你的是什么呢?这是不难想到的。一重重的封锁线像爱者的臂膀一样张开在你的面前,刽子手的刺刀像情人的舌头一样伸出来要接吻你,而监狱也像恋人一样要把你攫在他的怀抱里。他们都是那么亲热地,并不生疏地接待你啊。
我曾经看过一个俄罗斯老头子给我们写的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叫做苏菲亚·柏洛夫斯如亚的俄罗斯女郎,站在里面是浓密的暗雾的一所大建筑的门槛前,正听着从建筑的深处透出来的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她愿意忍受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疾病,死亡以及一切的痛苦和打击,她准备去牺牲,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也不要声名。于是她跨进门槛里面去。有人在后面嘲笑她是傻瓜,有人说她是一个圣人,她真的是傻瓜么?不,她实在是一个圣人。
那么,去罢!到那地方去参加建造人类新的伊甸园的工作,为新的伊甸园奠基,加进一块坚固的砖石。
《别离歌》题目下有两句诗——“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是唐代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5首《后出塞》第一首最后的两句。吴钩即宝剑或宝刀。严杰人把这两句诗作为《别离歌》的小引,借以说明“我”这“后出塞”者为“你”远行壮色的心意。
诗的正文,诗人一下笔,首先就点出“你”要去之处,是“那个遥远的地方”。而“那地方本是我梦中的乡土,我常常在梦里走到那个地方”。不仅梦里常常走到“那个遥远的地方”,而且幻觉中还“要提起行囊,向那地方走去”。可见,“我”思慕“那个遥远的地方”的一往情深。“那个遥远的地方”是什么处所呢?毫无疑问,就是当年在塞外的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就是位于我国北方的解放区。“我终于没有去成,而现在你却先我而去了”一句,既突出了送别之情的真挚深厚.也突出了“我”向往革命圣地和解放区、追求光明的一片赤子痴情。
接下来,诗章描写了“你”必将在“长长的旅途”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当年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不让向往革命追求真理的人们投奔延安和解放区,层层设防,重重封锁,还用欺骗宣传来阻挠和诱惑前往延安的革命青年。对此,诗人作了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艺术描写:“一重重的封锁线像爱者的臂膀一样张开在你的面前,刽子手的刺刀像情人的舌头一样伸出来要接吻你,而监狱也像恋人一样要把你攫在他的怀抱里。他们都是那么亲热地,并不生疏地接待你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旅途是如此这般的艰难险阻,但为了献身于革命,“你”还是“先我而去”了。“你”是勇敢的能够冲破重重险阻的革命者啊!羡慕之情,含蓄凝重。
为了增强诗章的力度,诗人把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大作家屠格涅夫晚年在《门槛》那章散文诗名作里所讲的故事,穿插在《别离歌》中。严杰人用精炼的语言复述《门槛》故事的精粹内容,实际上就是说“你”将会像俄罗斯那位革命女郎那样,视死如归地勇往直前。
从诗人对《门槛》故事的精要复述中,我们不仅看见了严杰人缩写、概括的笔力,更重要的还是感悟到严杰人的思想水平。针对《门槛》结尾处那“傻瓜”和“圣人”模棱两可的矛盾的评价,严杰人在诗章中斩钉截铁地明确地说:“她实在是一个圣人。”
《门槛》中屠格涅夫所描写的那个俄罗斯民意党革命女郎形象,其革命理想是模糊的。《别离歌》中严杰人所歌颂的新型革命者,其革命理想则是明确的。这就是诗章末尾所说的:“到那个地方去参加建造人类新的伊甸园的工作,为新的伊甸园奠基,加进一块坚固的砖石。”这也正是严杰人明确的革命理想的表现。诗品出于人品。写这篇散文诗后不几年,严杰人便以参加东江纵队当一名人民军战士北上山东解放区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说真话、抒真情、写真实、求真理的人品极为高尚的革命青年诗人。
《别离歌》首尾圆合,以到那个地方去开头,又以到那个地方去工作结束,前后照应。结构上十分谨严,思想内容上更是无可挑剔。难能可贵的是,写这篇散文诗时,严杰人才20岁。
控诉日寇,宣传抗日救亡,高扬抗战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严杰人诗歌创作的又一重要内容。严杰人揭露日本侵略者在我神圣国土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描绘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落难流亡的凄凉悲惨景象,强烈控诉日寇罄竹难书的野蛮残暴罪行,诉说我国人民对日寇的深仇大恨的诗作,有《流亡图》、《难童哀歌》、《控诉》等篇。严杰人反映我爱国军民同仇敌忾,决心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高涨情绪,描写前线抗敌将士的斗争生活和英雄事迹,深情歌颂前方将士英勇机智搏杀敌人的诗作,有《家》、《烽火情曲》、《指挥所里的参谋长》、《将军》、《邕宾路上》、《夜袭》等篇。
在《难童哀歌》一诗中,严杰人以深表同情深感愤怒的笔触,力透纸背地描写了从湖南长沙等地,因日寇铁蹄蹂躏其家乡,失去家园,失去父母亲人,而流落到桂林街头来的难童的凄凉苦楚生活情状,向日寇提出了强烈的血泪控诉。诗的情调哀切动人。著名剧作家田汉,其在桂林的代表剧作《秋声赋》中,也有对长沙流浪到桂林来的难童生活描写,并插有《擦皮鞋歌》的难童歌唱。这与严杰人《难童哀歌》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可以互相呼应。现在有少数日本上层人士,企图否认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侵华罪行,严杰人的《流亡图》、《难童哀歌》等诗作,都是可以作为证明的材料。
《家》是严杰人的又一篇散文诗佳作,与前面提到的散文诗章《别离歌》一起,同时入选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二)之中。这是严杰人反映我爱国军民决心奋起抗敌、保卫祖国的典型情绪的代表作。诗中也有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揭露和控诉。写这篇散文诗时,诗人只有18岁。正文也极其短小,不妨也抄录于此:
人们常常笑着抚弄我的头发,亲切的问道:“孩子,你的家呢?”
像我这追随于祖国的烽烟,跋涉于漫长的征途底孩子还有家吗?从祖国蒙上耻辱和灾难的衣裳的第一天,我洁白无疵的童心,就已将自己的生命许嫁给祖国解放斗争的圣业了。我入嫁于抗战之门,坚苦为抗战守贞,如今是三个悠长的岁月了。
我常常在人们面前撒娇似的说:“家是一个没有太阳的监狱,也是一只吃人的恶魔!为了光明和自由,我要打出监狱;为了生存,我要和恶魔搏斗!”我就靠着一股天真的勇敢,离开了曾经烙下我一个童年时代底脚印的家庭,不顾站在门前的家人底涟涟的眼泪,顽强地迈开健壮的脚步,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把自己夹杂在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中间,让黄金的童年的每一个尺寸,都游泳在战斗的歌声中。
不再把棒儿当作马儿骑了,跨在雄浑的战马上,迎风长啸。肩上掮着的竹刀,也换上杆来福枪。往日呆望着卖红红狗皮膏药的吹牛皮和卖艺者天才的幻术,而今自己却变成一个被众目所捕捉的歌手和演说家。
且把战斗作为老师,胜利就是再生的父母;从同志们顽强的脸孔看出姐姐嫣然的笑;披在身上的温暖的阳光,就是爱人赠与的衣裳。
我顽强地让童年沉浸在战斗里。家,在我的无疵的童心,永远不曾占据一个小小的位置。听说家被海盗烧了,家的记忆,又来重温我凄厉的心胸。我当抹掉悲哀的眼泪,带着这眼泪洗不掉的仇恨,更顽强地踏着战斗的路走去。
抗日战争初期,曾有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厦门儿童剧团,其成员大的不过十五六岁,小的只有八九岁。他们都是以演剧、歌咏和演讲为主的抗敌宣传团体。他们跋山涉水,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足迹遍及半个中国,事迹十分动人。
严杰人的散文诗篇《家》的创作,便是以诗人自己特有的审美视角切入这一抗日题材的。诗篇没有注明写作时间。从诗篇关于自祖国蒙受日军侵略的灾难,“我”便“入嫁于抗战之门……如今是三个悠长的岁月了”的叙说,可以推算出其写作时间约在1940年。
诗篇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民族觉醒意识很高的少年儿童爱国者。在她的家乡和家庭还未被日寇铁蹄践踏时,她就能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国的抗战大局出发,“从祖国蒙上耻辱和灾难的衣裳的第一天”,她“就已将自己的生命许嫁给祖国解放斗争的圣业了”。她觉得她自己的那个小家,“是一个没有太阳的监狱,也是一只吃人的恶魔!为了光明和自由”,她“要打出监狱”;“为了生存”,她“要和恶魔搏斗”!她说:“我就靠着一股天真的勇敢,离开了曾经烙下我一个童年时代底脚印的家庭,不顾站在门前的家人底涟涟的眼泪,顽强地迈开健壮的脚步,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她离开了那个小家,投身到祖国的抗日活动,以国为家。她“把自己夹杂在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中间,让黄金的童年的每一个尺寸,都游泳在战斗的歌声中”。“不再把棒儿当作马儿骑了,跨在雄浑的战马上,迎风长啸。肩上掮着的竹刀,也换上杆来福枪。往日呆望着卖红红狗皮膏药的吹牛皮和卖艺者天才的幻术,而今自己却变成了一个被众目所捕捉的歌手和演说家。”
她告别了学校,“且把战斗作为老师,胜利就是再生的父母;从同志们顽强的脸孔看出姐姐嫣然的笑;披在身上的温暖的阳光,就是爱人赠与的衣裳”。
这“将自己的生命许嫁给祖国解放斗争的圣业”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壮丽啊!
而“我入嫁于抗战之门,坚苦为抗战守贞”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豪迈啊!
这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儿童抗敌宣传员形象是坚强不屈的。诗篇最后这样描写了她:“我顽强地让童年沉浸在战斗里。家,在我无疵的童心,永远不曾占据一个小小的位置。听说家被海盗烧了,家的记忆,又来重温我凄厉的心胸。我当抹掉悲哀的眼泪,带着这眼泪洗不掉的仇恨,更顽强地踏着战斗的路走去。”这既给主人公添上了鲜亮的一笔,又深化了“人小志大,以国为家”的主题。
从艺术上看,《家》的开头:“人们常常笑着抚弄我的头发,亲切的问道:‘孩子。你的家呢?’”真可谓出语不凡,短短一句话,蕴藏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内涵,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人感到严杰人捕捉生活细节的非凡艺术功力。
沿着这沉重的问题,诗章顺势直下,处处围绕着“家”字来铺展笔墨。“像我这追随手祖国的烽烟,跋涉于漫长征途底孩子还有家吗?”这一反诘语句,高屋建瓴,从旁人的发问,转而变为自问自答,既自然地回答了“人们”的发问,更便于抒写“我”自己关于“家”的感情经历。诗章最后说日本强盗烧了自己的小家,于是,“家的记忆,又来重温我凄厉的心胸。我当抹掉悲哀的眼泪,带着这眼泪洗不掉的仇恨,更顽强地踏着战斗的路走去”。从国仇写到家恨,把家恨铸在国仇之中。诗篇构思巧妙,感情的波浪步步推到高潮后结束全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家》都不失为散文诗作的佳构。
《夜袭》一诗所描写的,是桂南会战(亦称昆仑关之役)前期,我爱国名将戴安澜(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指挥第二〇〇师从事奇袭战斗生活的一个精彩的剪影:
大地跳动了
好一个狂飚夜啊
习惯于搜索前进的一群
心头在为没有接近敌人而焦急
迷漫的黑夜
是我们的烟雾弹
待驱逐了黑夜的明朝
战友们再狂欢地吃胜利的早餐
敌火旺了
我们的阵线起了动摇
队长下令:散开
于是,弟兄们各个跃进
“谁临阵逃亡
就吃我一枪!”
当攻击开始时
傻歹头给他的伙伴打死了
阵线崩溃了
像决堤的水
阵线稳定了
像一座铁长城
不向正面冲锋
偏从弱处杀进
黑暗中胡乱斫了
自己也算不清的敌人
这首短诗,1940年4月20日发表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第21期上,写得很有点儿抗日街头诗的风味。诗人对“从事奇袭”战斗行动的真实描摹,绘形绘声,清新的意象,摇曳生姿,内容丰富而语言却极为简洁有力。诗的开头,诗人点明了进行“奇袭”的时间,是一个刮着暴风的夜晚,进行“奇袭”的是我军“习惯于搜索前进的一群”。他们都急切地盼望着为国杀敌立功的时刻快点到来,“心头在为没有接近敌人而焦急”,“大地”也为之“跳动”了起来。这一开头写得极有气势。寒冬时节,冷风凛冽,盘据在昆仑关一些据点上的日寇,居然生起火堆取暖。“从事奇袭”的我军战士,看见“敌火旺了”,心中杀敌之火燃得更猛烈,急不可待地跃跃欲试。于是,“我们的阵线起了动摇”,在队长的命令下“各个跃进”。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接下来,既写了“临阵逃亡”者“傻歹头”被“伙伴打死”,更写了我军对敌作战夜袭日军的英勇机智及辉煌成果。“不向正面冲锋/偏从弱处杀进”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读到“黑暗中胡乱斫了/自己也算不清的敌人”这最后的两句,痛快之感油然而生,禁不住使人想起前此两年,“擂鼓诗人”田间(1916-1986)其著名街头诗作《义勇军》的后半段:“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田诗严诗都强烈地反映了我爱国军人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田诗以个体形象来体现,严诗则以群体形象来观照;田诗单纯集中,严诗丰富精悍。真是各具特色。
抨击黑暗,暴露腐败现象,关心民瘼,展示广大群众的理想和愿望,也是严杰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湖边》(散文诗)、《鼠的画像》、《山民》、《冬》、组诗《伊甸园外》、《亚当夏娃的被逐》、《小麻雀》等,都是表现这一内容的重要作品。
谚语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这种黑暗动物,是人们常常见到的“害人虫”,是很令人讨厌的坏家伙。我国从《诗经》到唐诗到清诗的古代诗歌中,都曾有过以老鼠象征或比喻剥削分子和贪官污吏的名篇佳句。但是,同样的题材,在现代诗人的笔下,可以作出更有深度和力度的主题挖掘,可以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现。就此而言,严杰人的《鼠的画像》,便是值得我们一读的一首新诗佳作。请看其正文:
何其如此偷偷摸摸地
你
这污秽的东西
老是行走于黑暗里
不敢正视光明么
恃着黑暗为你掩护
偷偷的爬到我们这里来
斜瞟着阴险的眼
窥视我们的一切
向我们的世界
吐出一丝丝有毒的涎沫
你吱吱的私语着什么秘密
你溜来溜去
要把脚爪在地板上
摩擦出轻微的吁叹吗
而当太阳照耀的时候
你将因恐惧你自己的裸露
踉跄地走进黑暗的窟窿去
这首《鼠的画像》和前面提到的那首《无题》,都被选入臧克家作序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诗歌卷)中,最初同时发表在茅盾主编,1941年6月10日出版的《文艺阵地》第6卷第3期上。
《鼠的画像》一诗,诗人抓住了老鼠作祟时的行动和神态特征,集中笔力把老鼠危害人间和害怕光明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耐人寻味的是,诗中的描写,渗透着强烈的主观谴责之情,加浓了诗味,也增强了诗的力量。诗中的老鼠形象,是一种象征性的典型形象,名义上是揭露和谴责老鼠的鬼祟和不义,实际上是以老鼠的污秽的形象来象征并且揭露和谴责那些老鼠般为非作歹的腐败分子和日本侵略者。
来自农村、是农民儿子的严杰人,小时候便对农村社会底层的生活有着较多的接触和了解。在他的一部分诗作中,对于社会底层苦难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愿望,有着真诚的同情和关注。以组诗《伊甸园外》命名的诗人的第二个诗集《伊甸园外》的6首诗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组诗《伊甸园外》含《母牛的死》、《饥渴的田亩》、《仲夏夜》3首诗作。每首50多行至100多行。凝重的感情,沉郁的格调,是这3首诗作突出的共同点。
诗人在《母牛的死》里,描写了一头母牛劳累一生终于死去的惨状:“两只巨大的眼睛”,“只茫然地张开着/流露着未尽的痛苦和悲哀”。这母牛在诗中是比兴性的意象。它的主人——贫苦农民,在它生前,用着它“驮着我们的收获/送到租主的家里去”,留下母牛和自己的却是“那些虽然有犀齿/也咀嚼不完的苦楚和辛酸”。诗人对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而导致农民贫困所作的形象揭示是相当准确和深刻的。在《饥渴的田亩》一诗里,诗人描述了田亩“仿佛一个产妇/难耐酷暑的煎熬”,“而在她怀抱里的婴孩/——那一根根绿色的禾苗/因为吮吸不到一滴奶汁”,“在这稚嫩的幼年/就受到饥饿的摧残/已经逐渐地赢瘦了”,“一个个容颜萎悴地/低下了枯黄的头颅”。在黑暗腐败的社会里,面对这自然灾害,农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诗篇最后写道:“我们的快乐的旗帜也已偃息了/忧愁毫不费力地/俘掳了占领了我们的心境”。
在《仲夏夜》一诗里,诗人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仲夏之夜的农民们“像吵架的鸟雀一样/争夺着不曾煮熟的蕃薯芋头/我们拿着一个蕃薯芋头的时候/不曾剥皮就囫囵地/吞下空虚的肚子里去”。全诗103行,分为8节,每一节都写得很有诗意。写仲夏夜幕降临的景色的诗之开头一节,就是非常出色的笔墨:
蝙蝠是夜来的先遣机群
当那金色的大鹏鸟
拍击着它的辉煌的翅膀
从那西方的天空
飞落山峦的后面去时
它们出动了
它们从那些人底低矮的屋檐下
摇动着轻翼飞了出来
毫无忌惮地
穿掠在人们头顶上的低空
散发着烟雾
散发着黑暗
这些想象非常丰富非常超拔的诗句,与郭沫若《女神》中《新阳关三叠》一诗那些描写海上夕照图景的美妙诗句,完全可以媲美。严杰人的这些诗句,就是放到艾青的优秀诗篇里,也能闪烁其独特的亮光,而决不会逊色。
《仲夏夜》一诗,为了写出农民们“在一天不停工作之后/也得不到一顿饱餐”的极度贫苦,诗人还用了衬托的手法,分别把家中的黄狗、黑猫、鸡群、耕牛那种饥饿不堪各具特点的形象,都作了维妙维肖的描写。它们和自己的主人一样,都是饥饿的生物之群。整首诗简直就是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饥饿生物之群的晚食图。
取材于《新旧约全书·创世纪》而突入现实的《亚当夏娃的被逐》一诗,写了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决心去“垦殖那广阔的荒芜的土地”,靠着“辛勤的耕植和灌溉”,“去创造一个新的伊甸园”。在诗集《伊甸园外》的书前《题记》一文,诗人指出,这新的伊甸园“比之当年亚当夏娃寄居的伊甸园更要美丽更要幸福”。诗人写作《母牛的死》、《饥渴的田亩》、《仲夏夜》等诗,是“企图能够镂绘出伊甸园外的痛苦的万分之一,借此给还住在伊甸园外的人类以鞭策和警惕”。这新的伊甸园究竟怎样?诗人用诗篇《小麻雀》作了具体形象的明确的回答。
《小麻雀》的艺术构思,好像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记》和郭沫若《天上的市街》那里得到了启发。严杰人在诗里描绘了一幅小麻雀们的生活极乐图。它们“做着快乐的游戏”,母麻雀抚爱着幼小的儿女,雌雄在自由地恋爱,“好心的家伙”,“把辛苦找来的食物/喂给那病了的/邻居的老麻雀”。它们“天真而活泼”,“纯洁而善良”,“小小的一颗心里/包裹着无限盛大的/对于同类的爱”。它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共同向自然界索取,“没有互相陷害的阴谋/没有自相残杀的战争”,“日子是和平的”。由此,诗人看到了“我们行将坍倒下去的人类社会/正要以你们的世界做模型/重新创造,再建未来”。诗的情调开朗昂扬。
严杰人年纪轻轻,就以自己优美的诗篇,表达了人民的思想和感情,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表达了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的人生哲理。无怪乎当年人们称之为“神童”了。
四
朱自清在谈到抗战爆发至1941年这段期间国统区诗坛时指出:“抗战以来的诗,注重明白晓畅,暂时偏向自由的形式。”他还指出:“抗战以来文坛上对于利用民间形式有过热烈的讨论。整个儿利用似乎已经证明不成。”他认为抗战以来诗的民间化,都是“取其民间熟悉的表现法,因而可以教诗和大众接近些”。朱自清这些精辟的见解,我们在严杰人的诗歌创作中,都能找到正面的印证。严杰人的诗歌创作,大都采取自由诗的形式,并且巧妙地从我国民歌和古典诗歌中吸取表现技法的成分,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
对比,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技法。但在我国民歌和古典诗歌中的对比,如果表现的对象是感情、理想之类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虚灵东西,则用江河、山岳之类的具象的实体事物与之对比,即虚实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极为佳妙。这种虚实对比,在外国诗歌中很难见到,而在我国民歌和古典诗歌中却相当普遍地得到运用。广西旧民歌中有“讲起苦情实在多,我仔死在这条河,年年来到河边看,河水流少泪流多”的悲吟;唐代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豪唱,都是运用虚实对比(或在对比基础上加之夸张)而获得极大成功的范例。前者表现的对象是“苦情”,用河水与之对比,说“河水流少泪(苦情)流多”,更见“苦情”之多。后者表现的对象是“友情”,用千尺深潭与之对比,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见“友情”之深厚。严杰人《无题》一诗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艺术因素,是他成功地运用了虚实对比。他拿具象的实体事物“珠穆朗玛峰上的太阳”,来和“我的理想”这抽象的虚灵东西相对比,说“我有比你更高的理想”,更见其理想之崇高伟大。又拿具象的实体事物“大海”,来和“我的仇恨”这抽象的虚灵东西相对比,说“我的仇恨”比大海“深又深”,更见其仇恨之深广。严杰人在《无题》一诗中所用的虚实对比,正是从我国民歌和古典诗歌中学习来的;但他作出了创造性的运用,这就是他还把拿来作对比的具象的实体事物,作了展开性的拟人化描写,说它们“骄傲地自夸”和自以为是,笔触显得很细腻。
《鼠的画像》的第一节,诗人先对老鼠的形象和诗的主题,作出概括性的抒写。以此为出发点,宕开笔墨,在第2和第3两节中,继续就老鼠的形象和诗的主题进行扩展性、发挥性的抒写,最后完成对老鼠形象的刻画,既升华了诗的意境,也深化了诗的主题。诗的这种内容安排和结构层次,很像广西壮族民间三段式诗体(即“勒脚歌”)的内容安排和结构层次。但严杰人诗中的扩展性、发挥性抒写,更为灵活自由和充分,不像“勒脚歌”那样受到严格的格律约束。这种对于民歌不拘泥又不露痕迹的借鉴,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以推知,严杰人对于广西中南部各族民歌是相当熟悉的。他学习民歌,不只是从字句等表面形式上作皮相的硬性模仿,而是从表现技法上加以深入研究,领会其精神,运用时则有所承袭、有所变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我国民歌尤其是古典诗歌中的对偶和排比,往往是分别应用于创作中的。严杰人则把它们熔铸为一体而用之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前面录列出来的《祝福》中那些诗句的大部分,便是明显的例子。这种把对偶和排比合二为一而用得相当精湛的,还有《祝福》的结尾处:
你的故乡是那常年开花的海岛
我的故乡是这四季长青的山乡
由于海,你的保姆底启示
你遂有海一般的壮阔
由于山,我的母亲底感染
我遂有山一般的坚强
祝福你啊
像海边的椰子树
飓风愈吹愈茁壮
也祝福我啊
像山中的常绿树
烈日愈晒愈茂长
这些诗句,读之琅琅上口,听之铿锵顺耳,品之赏心悦目,有中国语言、中国诗歌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形式上类似于严杰人这样对偶排比合二为一的诗句,直到60年代前后,我们才在被认为是“中国诗坛的希望”(何其芳语)的郭小川的诗里,见到有较多的运用。
作为一个年纪轻轻的天才诗人,严杰人在我国新诗艺术建设上所作的审美探索和所取得的超常超前成绩,应该给以充分的评价和肯定。
一代神童严杰人的壮美歌声,永远回荡在灿烂的诗之星空!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写于严杰人逝世50周年(1996)
(作者单位:贵州毕节师专中文系)
上一篇:抗战文化在桂林
下一篇:桂林文化活动出现空前的活跃
桂林·抗战文化 桂ICP备06000626号 技术支持:万卷文旅&人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