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左超英
出 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研究文集
354在江山如画的桂林叠彩山西南,面对繁荣的中山北路大街,有一幢古朴而又独特的楼房,它就是30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亲手建立起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桂林办事处(即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办事处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派出机关,由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担任处长。在抗日战争风起云涌的年代,它利用其公开合法机构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担负着领导和联系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以及香港、海外东南亚等地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动员全民抗战,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叶剑英
1938年周恩来同志和叶剑英同志在武汉
1938年冬,日寇逼近武汉,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仓皇败退,蒋介石迁都重庆。当时,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估计武汉即将失守,决定在重庆、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着重开展南方几省党的工作以及抗日救亡运动。这个决定,是根据桂林地处南方各省的中心,离前线比较远;桂系与蒋介石有矛盾,与我们党旧有联系等条件作出的。当时兼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撤离武汉的途中和白崇禧同行,周恩来对白崇禧谈论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当谈到中国共产党要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请白支持时,白当即表示同意。这样,双方就八路军在桂林建立办事处的问题,达成了口头协议。193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中央书记处电:“南方局设重庆,桂林设办事处,联络湘、赣、粤、桂及香港运输。”可见,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派出机构。
武汉大撤退前,周恩来在思考
1938年12月初,周恩来来到桂林。当时随着办事处的筹建,全国许多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各地的文化救亡团体、流亡学生,已纷纷云集桂林。桂林一时成为西南的文化活动中心。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新华日报》桂林分馆和《救亡日报》等等,就成为广西各族人民注视的中心。从这里不断发出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使人民透过迷漫的浓雾,看到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曙光。周恩来始终坚定地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和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英勇顽强、针锋相对而又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抗战时期的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
周恩来从湖南衡阳来到桂林后,于1938年12月8日,被邀请参加了在大华饭店举行的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桂林支会筹备成立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李任仁、陈劭先、马君武、白鹏飞、陶行知、千家驹、万仲文等爱国民主进步人士,还有鹿地亘、池田幸子等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人士。会上周恩来作了抗日形势的演讲。他的讲话,激起了桂林各界人士的抗日热情。
抗战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抗战期间在桂林出版、发行的有《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群众》、《十日文萃》、《野草》等各种党报党刊和进步刊物,这些都是在周恩来的领导和关怀下,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和歪曲,让国统区的广大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发展进步文化宣传的阵地。《新华日报》桂林版在桂林的发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就像茫茫长夜中燃起的一盏明灯。《救亡日报》原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主编。上海沦陷后,该报辗转经广州迁到桂林。周恩来当时为《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对夏衍曾作过三点指示:一是争取合法;二是内外有别;三是广交朋友。该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和方针政策,报道解放区军民战斗、生产情况和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战绩,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为团结人民群众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桂林的抗敌演剧队、抗敌宣传队、新安旅行团、孩子剧团、广州儿童剧团、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战时服务团等戏剧团队与救亡团体,都是在中共南方局周恩来直接领导、关怀下进行救亡宣传活动的。对于演剧队,周恩来指示要他们保存团体,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演抗战戏剧,唱救亡歌曲,宣传抗日形势,要争取多工作,坚持原则,不演反共戏。为了加强对西南几个演出队的领导,周恩来还数次派党员干部到桂林,并在柳州第四战区秘密建立了两个抗战演剧队的中共地下党统一的领导组织。1938年12月,周恩来曾特别派他的随从副官吴志坚到桂林看望了“孩子剧团”的团员们,给他们送来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
1939年2月,周恩来要经桂林到皖南新四军传达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叶挺将军的陪同下,从重庆来到桂林。16日周恩来应桂林行营的邀请,在军委会军训部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演讲。当时日寇飞机空袭桂林频繁,他不顾个人安危来到军训部礼堂,向官兵们深入浅出地宣传毛泽东持久战的光辉思想。他指出,我们的军队能在正面阻止敌人,能在敌后发展游击战,又要在大后方训练新的游击队,要以政治力量发动民众来破坏伪政权。这些顽强的、能作战、能组织、能动员的干部又是由军训部来培养的。在演讲的结尾,他挥动着手臂号召大家:“要造成今天的全面战争,同时,要准备着明天的决战。”周恩来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与会者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当晚,他不顾劳累又到路莫村,在龙王庙内,给办事处全体人员作了长达3小时的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在桂林办事处对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党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对组织工作,他说,当前要坚决执行隐蔽精干的政策,广西地方组织的工作应放在下层,不忙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是认真整顿好组织,建立短小精干的领导机关。对宣传工作,他指出要注意宣传好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同时,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利用一切机会,争取一切办法,动员广大群众投到救亡运动中去。对周恩来的指示,办事处负责组织工作的石磊(现名曹瑛),立即向中国共产党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委员黄彰作了传达。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1939年初,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曾在桂林举办“日文日语训练班”,以配合对日寇军事作战中,用日文日语作“攻心战”,向前线日军官兵作反战宣传。学员皆由各军抽调,中共党员冯乃超任大队指导员,大队长为黄铮,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先生为特约教员。同年2月,周恩来曾亲临训练班,为学员作政治报告,阐述《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及“敌人必败,我们必胜”的道理。他勉励学员要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要有抗战到底的决心,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三厅敌工处处长、中共“特支”书记冯乃超
周恩来日理万机,公务繁多,常常是整日整夜地工作,但他在桂林“八办”停留的短暂时间里,仍然挤出时间和工作人员谈话,关心大家政治上、思想上的进步。有一次,周恩来和办事处一位年轻战士李重樊谈心,亲切地问:“小鬼呀,要有国民党问你,你们说的抗战到底的‘底’究竟是什么?你怎样回答呢?”李重樊一时答不上来,周恩来便耐心地告诉他,要回答说:打到鸭绿江边,把日寇驱逐出中国,收复一切失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底”。还叮嘱他:“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答复错了会给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上攻击我们找到借口,那时影响可就大了。”周恩来的教诲,使大家深深感到要努力学习,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使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这也使大家学到了如何对付敌人的挑衅和捣乱的斗争方法。
周恩来就是这样,态度谦和,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表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他给大家做完报告之后,当晚就和办事处的李金德睡在一张竹床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永不脱离群众的优良作风。
1939年周恩来同志在绍兴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增强抗战的力量,周恩来很注意争取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工作。在他的亲自指示下,当时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的廖承志、连贯等在香港、南洋筹集军需物资,由桂林办事处派员押运,从香港起航经海防运到越南河内,通过镇南关(今友谊关)入境,辗转抵桂林,然后再由桂林押运经贵阳、重庆,到达延安。海外华侨捐赠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大批物资,也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转运。1939年5月至9月,桂林办事处交通科的邱南章、龙飞虎、殷承祯、赖祖烈等,曾到越南海防押运新加坡等地华侨捐赠的大批军需物资,包括汽油、被服、医疗器械、药品等。运送这批物资的驾驶员大都是侨胞,他们都是随运送物资一道回国参加抗战的。1939年1月28日,办事处全体人员在路莫村转运站举行了华侨和港澳同胞捐献救护车等物资的接收仪式,华侨代表黄光明先生献旗并作了讲话,办事处处长李克农代表八路军、新四军接收了这批物资和锦旗,并和代表们合影留念。
报社前庭宣传栏周恩来的部分照片
1939年4月底,周恩来从皖南新四军回重庆途中又来到桂林,并在桂林市参议会会议室(今榕树楼)接见了当时在桂林的部分爱国人士和进步文化界人士。参加接见的有胡愈之、张志让、张铁生、千家驹、林林、周钢鸣、刘季平、姜君辰等人。周恩来作了长达3小时的谈话,分析了当时的抗日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到“投降派”的问题,他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腐朽无能和借机闹事制造摩擦的阴谋活动,号召大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
以“救国会”重要成员名义出现的负责新闻界统战工作的胡愈之
那时,正值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前夜,周恩来曾接见了为纪念五四运动前来采访的《救亡日报》记者姚潜修。对他说:“五四运动,包含民族运动,科学与民主运动,新文学运动……当时的民主运动,仅是由青年学生起来打倒卖国贼,至多也不过影响到各界的进步分子起来声援。现在是全国上下,精诚团结,共同担负抗战建国工作,而且正为实现民权主义而努力。”“我们今天纪念五四,应该继承它的积极的优良传统,为民族解放运动、科学和民主运动,发扬它的光辉历史,以有利于抗战建国。”他对广大爱国青年寄予了无限期望。
周恩来这次来桂林,还关怀着战斗在桂林的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1939年5月初的一个早晨,他在办事处李克农的陪同下前往桂林东江镇小学看望新安旅行团的小战士。周恩来来到新旅的宿舍,亲切地和孩子们一一握手,仔细查看了大家的铺盖,询问了孩子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健康等情况。他给孩子们讲抗战的形势和任务,并指出,现在虽然是国共合作,但在国统区,斗争很复杂,要警惕反动派的阴谋,要注意工作方法和安全,善于掩护自己,免遭反动派的迫害,更好地为抗日多做工作。
新安旅行团负责人汪达之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每当我们瞻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时,就好像看见了周恩来总理的音容笑貌。为了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为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原载《八路军桂林办事处》)